氧化鋅避雷器阻性電流測試儀選型方法
氧化鋅避雷器是電力系統中保護電氣設備免受雷電過電壓和操作過電壓損害的關鍵設備。其核心是ZnO閥片,在正常運行時會流過微小的泄漏電流。該電流由容性電流和阻性電流組成。
容性電流:由避雷器的雜散電容產生,其大小主要取決于運行電壓,基本不變。
阻性電流:流過閥片電阻的電流,其大小直接反映閥片的劣化程度(如受潮、老化)。
當閥片劣化時,阻性電流會顯著增加,導致功耗增大、溫度升高,最終可能引發熱崩潰而損壞。因此,監測阻性電流是判斷MOA健康狀況有效、直接的手段。氧化鋅避雷器阻性電流測試儀就是專門用于在現場或實驗室分離并測量這一關鍵參數的儀器。
氧化鋅避雷器阻性電流測試儀選型要點
在選擇氧化鋅避雷器阻性電流測試儀時,應綜合考慮以下因素:
測量原理與核心技術
諧波分析法:早期常用,易受電網電壓諧波干擾,精度較低,已逐漸被淘汰。
補償法(基波法):通過測量全電流和電壓相位,計算或補償掉容性電流,從而得到阻性電流。這是目前主流的、抗干擾能力較強的技術。
三次諧波法:針對無間隙避雷器,通過測量三次諧波電流來推算阻性電流,適用于某些特定類型的MOA。
選型建議:優先選擇采用“補償法”或具有多種算法模式并可自動切換的智能型設備,以保證測量的準確性和抗干擾能力。
測量功能
基本參數:必須能測量全電流、阻性電流基波、容性電流。
關鍵衍生參數:功耗是衡量閥片劣化的另一個重要指標,應具備此功能。
諧波分析:高級型號能分析阻性電流的3次、5次、7次等諧波分量,有助于更精細地診斷故障類型。
相角測量:能夠測量電流與電壓之間的夾角,是補償法的基礎。
信號接入方式
電壓信號:
PT二次側取樣:最標準、推薦的方式。直接從電壓互感器的二次側獲取同步電壓信號,精度高。
內置電場感應棒:方便在無PT接入的條件下使用,但易受現場電場分布影響,精度稍遜。
電流信號:通過專用鉗形電流鉗從避雷器的計數器兩端或接地引下線獲取電流信號。應選擇高精度、高靈敏度的鉗形傳感器。
技術指標
測量精度:阻性電流測量精度通常應優于±(5%讀數+5字)。
量程范圍:全電流量程應覆蓋幾十μA到十幾mA;阻性電流量程應覆蓋幾十μA到幾mA。
抗干擾能力:在現場強電磁干擾環境下,設備的穩定性和重復性是關鍵。
使用便捷性與人性化設計
顯示與操作:大屏幕液晶顯示,中文菜單,操作簡單。
數據存儲與傳輸:具備大容量存儲,可保存多次測試數據,并支持USB導出或藍牙/Wi-Fi傳輸至電腦。
電池續航:內置鋰電池,續航時間應能滿足一天現場工作需求。
軟件支持:廠商是否提供配套的上位機軟件,用于數據管理、趨勢分析和報告生成。
符合標準
確保氧化鋅避雷器阻性電流測試儀滿足或優于國家、行業及國際相關標準的要求。
- 上一篇: 三相繼電保護測試儀選型方法及標準規程
- 下一篇: 蓄電池充放電測試儀選型核心參數說明






